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作业 | 金衢盆地商周聚落遗址空间分布研究

袁诗雨 贺玺桦等 空间人文与场所计算
2024-09-04

按语

2021年春季学期是“空间人文与数字人文”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第二年开课。2019年和20年有全云端——实际是中英文两门课、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双语版本但共享一个课程编号——64学时的高强度经验(绝大多数同事可能全年讲课都到不了这个强度,而自己最癫疯的学年一共上9门课)。

去年的英文版课程实际更像本年度的组合,请的客座教师报告是一个完整学年度的规划,自己在这个领域所能想到和操作到顶尖的学者汇聚一堂,不辜负我们世界前五的排行。在很多比天津大学更有资历和资源来教数字人文课程的高校还在一轮轮讨论该怎么开课的时候,我们自己已经践行了好几遍。而且就像我的软件实习课,每一轮都在不停地自我批判。

前面的学生作业虽有划水的(英文课国际学生博士生划水比例偏大——因为本来就没几个修课的),但大多兴趣满满,有些非常惊艳,因此当时对本届修课同学的成果也充满期待。刊登作业这一次是全本,不管好坏都给大家看。有几个“零壹lab”喜欢的,也照老例儿给他们先发,也算是给南大诸位老师一贯支持的一种小小答谢。

学生专业习惯,总是有几个作业是“城乡规划新技术”的内容,但跳出相对狭窄专业语境的问题或故事往往就更为有趣——虽然有的很稚嫩,有的潜力也没能继续发挥很可惜,刚刚开始并不必苛责。希望天地展开之后,可以有更多的各种鹰莺雁燕展翅翱翔。


——何捷于返回深圳上班的航班




金衢盆地商周聚落遗址空间分布研究

袁诗雨 贺玺桦 王欣

引言

古遗址在空间上的分布与其所处地的自然和人为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分析古遗址的分布与环境的关系可以揭示不同国家或地区遗址分布的规律和特征,对研究过去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社会关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为考古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将 GIS 空间分析工具与统计学结合起来,建立遗址与各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来预测研究区的遗址分布概率和遗址存在的范围,能够为考古学研究与遗址保护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本研究选取金衢盆地商周聚落遗址,利用商周时期金衢盆地遗址点结合与遗址分布相关的dem、坡度、NDVI、坡向和河流可达性等环境变量,得出商周时期遗址分布的地理空间规律,同时利用 Maxent 最大熵模型建立商周时期金衢遗址预测模型,分析不同环境变量对遗址分布的影响,得出该地区潜在遗址分布概率图,预测结果可作为野外考察的考古靶区为后续调查工作提供参考,也可指导相关开发建设保护规划的制定。






点评意见

潘威、陈静、何蓓洁

潘威:这个小组同学的工作做很有特点,如果能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修正,整个工作会更好些:第一,在你研究的区域大约一万到九千年是有一个“上山文化”的,但从现在的遗址分布来看,上山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盆地中心的平坦地区,可为什么到商周时期,平坦地区的遗址反而减少,更多到了河流阶地地区,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回顾一下。第二,在谈商周时期文化和考古遗址的时候,可不可以加上类型的名称?不要笼统地说是商周时期,加上文化类型。特别是耕作,除了你谈到的植被、河流以外,还有它的土壤问题,因为上山文化时候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人为土,那么随着向河流阶地的扩展,人为改造土壤的行为有没有发生相应的转移。第三是些小问题,比如河流名称的标注,在地图上应该是用斜体向上游斜。

我个人有一个猜测,是不是一万到九千年之后,整个金衢盆地内部有一个内涝环境,就导致这些遗址向上游迁移,这样的现象在不少地方都有发现。

陈静:目前来看这是一个方法论的研究,可能就会问,在这一类的研究中,这个模型是否具有最佳效果,中间有没有与其他方法相比较,优势在哪里?别人才会更明白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模型。另外,kmeans做聚类的话是ok的,但具有很多不稳定性,中间参数取值的时候会有很多任意性,需要反复测试,看它最佳的范围是什么。可能这些技术性的问题,你在线下都做了,但如果是方法论的话我会建议你中间谈到某一类算法或模型时,需要对这个算法和模型进行一个评估,也就是说,你为什么选择它,选择它的理由,它在案例上的最佳表现是什么。

何蓓洁:我有一个疑问,对象是商周时期的人类遗址,在建模讨论其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时候使用的是现代环境的资料,是不是需要考虑一下商周时期到现在地形地貌、水文环境的改变对建模准确度的影响?

(注:点评意见根据评议老师现场点评录音记录整理并提炼,未经评议者本人审阅。特此说明。)



 

 "空间人文与数字人文"选修课于2020年春季学期首次面向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三个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与其孪生英文版本课程(于2020-21学年秋季学期首次开设),是国际上最早开设的“空间人文”(spatial humanities)课程之一和亚太地区最早、以及首个中文课程。本课程因应通过数字化手段记录、展示与研究“空间转向”和“数据转向”下人文问题,从国际学术视野了解数字化技术在历史、考古、遗产、社会文化等方面应用的前沿理论和方法。



任课教师:何捷 

课程作业汇报评委:陈静 何蓓洁 潘威 邱伟云

课程助教:杨明 张舒



编辑 / 杨书帆

执行 / 宋一鸣

校对 / 郭少军


相关链接






课程详情

2020年硕士生选修课《空间人文与数字人文》授课信息

2021年空间人文与数字人文课程终期汇报


“空间人文”讲座系列

第一讲:地理信息数字典藏库与文化遗产研究应用

第二讲:“空间人文”及其在城市史与景观史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讲: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创新

第四讲:数字人文与人文大数据

第五讲:Digital Humanities & Humanity Big Data

第六讲:From Space to Place: Cultural Heritage Recognizing, Understanding and Archaeology

第七讲:The Tortuous Path of Digital History in the Chinese Humanities: From its Past to the Future

第八讲:空间人文学:GIS于人文社会科学跨领域整合应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空间人文与场所计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